目前,41.5萬擁有農業戶籍的京籍人口仍然從事***產業。
北京仍有41.5萬農民從事農業
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顯示,2016年末,北京市普查區域常住人口1001.6萬人。 從戶籍所在地來看,京籍人口621.7萬人,占常住人口的62.1%,非京籍人口379.8萬人,占常住人口的37.9%。 與“二農普”(10年前)相比,新增農業人口中京籍人口占比為55.2%,非京籍人口占比44.8% ,由此可見,京籍農業人口比重增加較快。
從就業情況來看,從業人員602.8萬人,從事一、二、三產業的分別為50.9萬人、116.6萬人、435.3萬人,占***別為8.4%、19.3%、72.2% 。
“目前北京還有多少農民從事農業這個職業一直是黄视频app下载安装統計的重點,根據三農統計數據顯示,在***產業從業人員中,京籍從業人員46.9萬人,非京籍從業人員4萬人。其中京籍從業人員中擁有“農業戶籍”的人是41.5萬人。”北京市***副巡視員孟素潔表示,也就是說北京仍然有41.5萬的農民在從事農業這項職業。
此外,第三產業的從業占比***,達到了72.2%,其中主要集中在“居民服務、修理及其他服務”(占比17.5%)、“批發和零售”(占比10.7%)、“製造業”(占比10.2%)三大行業。
農作物播種麵積10年減少近一半
隨著農村供給製結構改革,2016年農作物播種麵積215.7萬畝,與二農普(10年前)的407.9萬畝相比減少了近一半。
其中,需要燃燒秸稈對環境有影響的小麥減少了74.1%,玉米減少了52.6%。2016年末,生豬、牛、雞的規模化經營比例分別為84.9%、86.9%、93.4%。
2016年農業節水灌溉麵積為271.6萬畝,占有效灌溉麵積94.0%;玉米每畝化肥施用量為33.5公斤/畝,小麥每畝化肥施用量為39.2公斤/畝,玉米、小麥等主要作物農藥噴灑次數在2次及以下的占96.0%。
此外,北京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經營收入150.7億元,接待遊客2億人次;設施農業中,溫室占地麵積11.2萬畝,大棚占地麵積9.8萬畝,溫室、大棚的收入為52.5億元。
從智能化程度來看,2016年,將物聯網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產經營的有174戶規模農業經營戶和38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。通過互聯網銷售商品或者***服務的農業生產經營戶和單位共計8370個,占全市農業生產經營戶和單位的比重為2.0%。
98.5%的農戶都擁有自己的住房
而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,農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。2016年,北京市擁有住房的農戶101.7萬戶,占全部農戶的98.5%,擁有2處及以上住房的20.5萬戶,占全部農戶的19.9%。62.6%的村實施了農宅抗震節能改造,涉及28.7萬戶農戶。
生活性基礎設施方麵,在北京市3838個行政村和涉農居委會中,有生活汙水管網的占46.8%,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的占99.3%,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廁的占93.8%,進村主要道路路麵完好的占67.7%,村內主要道路路麵完好的占57.1%。
北京市的農村地區擁有圖書室(館)、文化站677個,劇場、影劇院53個,體育場館40個;小學的專任教師人均負擔學生數為12.2人,中學的專任教師人均負擔學生數為***人。每千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4.1張,每千人執業(助理)醫師及鄉村醫生2.6人。
下一篇:國美入局農業,誰是大贏家..